微信服务号

微信订阅号

关注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党委工作 >>工会工作 >>职工风采

职工风采

【读书感悟】登高望远 助力医改 ——本溪市中心医院放射支会李法庆读《申康维新》有感

字号: + - 14

  医改已进入深水区,到底深到何种程度,恐怕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。《申康维新》这本书,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启示。读罢此书,我颇有感触,它让我更明白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:身为医者,不能只以看病治病为目的,还要参与医院的建设和管理,为医院的生存破解瓶颈,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储备。生活本身不是简单的原地踏步,而是多元的螺旋式发展——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分享,一种历练。

image.png

  公立医院改革没有本本框框,难度之大令人无法想象,因为它涉及千家万户,与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。若能成功,对亿万国民、对众多医生护士绝对是一大幸事。不可否认,公立医院还有许多内部运行机制需要完善。“申康”十年的探索,为医改之路提供了富有成功意义的思索。本书信息含量颇多,作者时刻在有意提醒我们:同其它行业一样,公立医院也有大有小,有强有弱。但无论怎样,公立医院的性质不容侵犯,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最大化。生命大于天,马虎不得。

  本书开篇从申康与医院的关系写起,用浅显易懂的语言、实实在在事例,不仅书写了专家在临床的重要作用,还经常主动与政府沟通,让政府知道医院在干什么,应该支持医院的哪些项目。这种创造性思维、亲力亲为性举措,无疑为医院指明了方向,使医院的管理者头脑清晰,开拓视野,更步伐稳健地谋划医院的发展。书中还着重提及“改善诊疗服务三板斧”、“学科建设寻新路”、“朝院长职业化迈几大步”等一些新路径。“申康”十年,身体力行,剖析并践行了成功之道,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超级团队。

image.png

  结合本书,回想本溪市中心医院这十多年所走的历程,其中有成功的喜悦,也有失败的教训。医院历经六十五载,在发展中前进,在前进中发展,在山城独树一帜,任何一家医院都无法取代。之所以如此,你会在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找到答案:有位老大爷,今年快90岁了,他患有二期矽肺,长年呼吸困难,最怕排队等时间。五年前,他在我院眼科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,手术相当快捷,老人满意而归。术后三年,老人的右眼又模糊不清,他郁郁寡欢,整天高兴不起来,经检查是玻璃体浑浊,需激光治疗。从眼超声、测眼压、散瞳到手术,一共只花了两个小时。第二天早晨,老人睁眼看到了蓝天白云,他笑逐颜开,情不自禁地对家人说: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。活着真舒服,我要争取活到一百岁!”

  这一事例充分说明,我院眼科的管理模式、技术水准、服务理念与书中所倡导的不谋而合。遵循这种模式,首先受益的当然是患者,难怪老大爷会如此兴奋。毋庸讳言,医院当然也有艰辛,有时甚至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。由于多年积累的包袱,医改与广大患者的需求尚不能同步,我们也忍受了令常人无法忍受的责难和困苦。在本书看来,这些责难和困苦不仅不是庸俗的,而是一种动力,它提醒、鞭策医院管理层换位思考,用全新的理念把握时代脉搏,在艰难中寻找属于医院、属于自己的突破口。

  书中既有管理者清新睿智的目光,也有医生不凡的医术。“申康”那敢为人先、站在制高点评价医院的理念,让人感慨折服,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书中虽少有脍炙人口的故事,但理性大于情感,每一章节都错落有致,包涵哲理,做到了“申康”与医院的完美融合。

  说句心里话,如果我不在医院工作,不是偶然在电脑桌上看到,我绝不会读这本书。既然读了,而没有半途而废,这说明书中的某些章节确实感染了我。这是一本不好写的书,作者的表达能力、叙述的连贯性让我佩服。放下书,我仍在渴望,渴望某一天,在熙攘的人群中看到医护人员与过去不一样的身影,他们来往穿行,勇于否定,乐于更新,正在用行动践行曾经为社会、为医院、为患者许下的诺言。

责任人编辑:赵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