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服务号

微信订阅号

关注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党委工作 >>医院文化 >>中心人风采

中心人风采

【进藏小记】李双拾:近天堂远家乡 医疗援藏感想

字号: + - 14



 

作者简介:

     李双拾,男,37岁,中共党员,副主任医师,硕士在读,现为本溪市中心医院赴西藏那曲地区人民医院援藏医生。

 

 

8月的那曲,秋高气爽,格桑花香,再过半个月,这里就要进入冬季,算算时间,进藏正好两周了,早就想写点什么,但大部分时间都在与高原反应斗争中度过,实在有心无力。进入藏区以来,我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,触手可及的宝蓝色的天空,像哈达一样流淌的白云,连绵不断的彩虹般的群山,还有平日里和谐相处的同事,淳朴、豪爽、虔诚的藏族同胞---若不是有高原反应,这种感觉真像生活在天堂。

然而生活在天堂里的日子并不总是那样快乐。当新鲜和兴奋渐渐远去,恶劣、复杂的自然条件考验着我们的意志,西藏有个响亮的名字----世界屋脊,而那曲就是屋脊上的高梁,人们称它为“生命的禁区”,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,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地区,空气中氧气浓度只有7%,是正常大气的三分之一。我们从沈阳辗转10个多小时到拉萨后,又坐了6个小时汽车,才到达那曲。刚下汽车,手指的末端立即就变成了青紫色,我的房间在二楼,然而平时轻而易举的上楼,在此刻却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这段楼梯我足足走了10多分钟,到达房间后连开房门的力气都没有了,我平时非常注意锻炼,自认为身体素质极佳,对进藏工作充满信心,然而到了那曲之后,我才知道以前的想法多么可笑,持续欲裂的头痛、如影随形的呼吸困难、无法缓解的心悸和胸闷,重度的周身紫绀,这些被同行的人戏称为高血压脑病+心绞痛+心律失常+心衰+呼衰的反应,是我们最大的敌人,在这里,说话连贯都是一种奢望,喝一口水、开一下门都需要喘息一会儿,驻地离那曲人民医院只有100米的距离,每次我们都需要走上一个小时,这种感觉我从来没有过,所以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形容,最难熬的是夜间,经常难受得无法入睡,即使吸氧、吃安定也无济于事。

说实话,一个人的时候也有想家人。

想到我的母亲,70岁的人了,勤勤恳恳,朴实善良,脑梗塞,糖尿病,就我一个儿子……

想到我的妻子,任劳任怨、默默为家、勇敢坚强……

想到我的女儿,虽然只有三岁,但自从我离开后,听话多了,她经常电话里告诉我:爸爸多吃饭,小宝听妈妈话……

作为儿子的我,作为丈夫的我,作为父亲的我,亏欠你们太多太多……

援藏人是最坚强的,同时也是最脆弱的……

然而,我的身体也许无法坚持,精神也疲惫不堪,但在我的胸膛中却一直有一团火焰在燃烧,那就是服务大局、全心奉献、无怨无悔、不辱使命!


【图为西藏那曲地区卫生局局长为援藏医生李双拾敬献哈达】

此次援藏,是中央组织部和卫计委部署的辽宁省首次“组团式”医疗人才进藏,接受这项任务,是践行中央的使命,也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尽的责任,此次援助不光肩负着提高那曲地区医疗水平,改善人民医疗条件,也肩负着培养医疗人才,给那曲留下永远“带不走”的医疗财富,更肩负着促进汉藏团结,维护西藏稳定的重任!

援藏是一种责任,是一种担当,是一份财富,更是人生的历练,在这里,我要感谢院党委和院领导的信任和全力支持,给了我这个难得的机会,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,让我可以无牵无挂的尽展所长,我会尽最大努力,脚踏实地,圆满的完成援藏任务!

人生总有那么一些岁月令人终生难忘,人生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成为新的起点。我想,援藏的时光就是这样一段令人终生难忘的岁月,援藏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新的起点。一年时光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,但这一年中的所学、所想、所知、所得将使我受益终生。那美丽的阳光、纯净的蓝天、舞动的长袖,巍峨的唐古拉山,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一生中永不磨灭的印象。

背起重重的行囊,来到离天堂最近的地方,

带着憧憬,带着些许彷徨,

好男儿志在四方,但为何眼泪却不住流淌,

到不了的是远方,而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。

蓝天白云,和青稞酒的浓香,

让辽东北的血液,交融于神水雅鲁藏布江。

以情待人,留下深爱绵长,

无悔雪域高原路,用热血书写人生新篇章!

本溪市卫生局局长王佳才看完“进藏小记”后亲笔写下的感想:

     读了“近天堂远家乡 医疗援藏感想”亲人的感想,感慨万千。李双拾同志带着对亲人的思念,对事业的热忱,对生活的热爱,远离我们去迎接生命极限的挑战,值得卫生人学习、致敬!请中心医院尽全力照顾好他的家人,全力支持他的工作。再次感谢他,祝福他。向他的家人表示敬意和慰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9月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