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促进
健康科普丨儿科专家提醒您:近期儿童常见传染病高发期来了,怎么预防?
夏初,气温逐渐升高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、手足口病、麻疹等各种儿科传染性疾病也进入了流行的高发期。在“六一”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,为大家介绍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,希望全体孩子们都能远离疾病,健康成长!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
传播途径
1.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,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;
2.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;
3.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。
主要症状
以发热、乏力、咳嗽、流涕、咽部不适或咽痛、鼻塞等为主要表现,部分孩子可出现热性惊厥、喘息,或伴有肌肉酸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发热大概持续2~3天,病程大约3~5天。
易感人群
儿童普遍易感,有基础疾病,如先天性心脏病、遗传性疾病、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等易发生重症。感染后或接种SARS-CoV-2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。
预防措施
1.接种新冠疫苗:适龄儿童如果没有禁忌证,应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疫苗;
2.家长应做好自身和孩子的防护:养成良好卫生习惯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;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;家中定时通风清洁;如果家中有感染者,应与孩子隔离;外出回家后,应先更换衣服、洗手、洗脸,再抱孩子。
3.让孩子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,合理膳食,营养全面,多吃水果蔬菜,多喝水,加强锻炼,保持好心情。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(HFMD)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。
传播途径
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主要症状
初始症状为低热、食欲减退、不适并常伴咽痛,发热1-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,开始为红色小疱疹,然后常变为溃疡。
易感人群
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,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。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,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。
预防措施
勤洗手、勤通风,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三型。
传播途径
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,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。
主要症状
起病急,全身症状较重,高热、头痛、乏力、全身酸痛症状明显,体温可达39—40摄氏度,一般持续2—3天后减退。
易感人群
体质薄弱的老人、儿童,患有慢性疾病特别是肺系疾病、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易感人群。
预防措施
经常开窗通风,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勤洗手,外出佩戴口罩,防止病菌从口鼻进入身体。
麻疹
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,接触后90%以上均会发病,1-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。
传播途径
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病人的眼结膜、鼻、口、咽等处的分泌物(如眼泪、鼻涕、痰等)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。
主要症状
潜伏期为10-11天,开始时症状像感冒,但同时出现眼红、眼皮发肿、流泪、怕光、打喷嚏、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。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,2-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,随后疹退、脱屑,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。
易感人群
多见于婴幼儿,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,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。
预防措施
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。要保持口腔、鼻、眼部清洁,按时接种麻疹疫苗,注意室内空气流通,少到公共场所,锻炼身体。
水痘
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,传染性很强。
传播途径
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,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、衣服、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。
主要症状
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—16天,患者可出现头痛、全身不适、发热、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,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,后变为丘疹、再发展为水疱、常伴有瘙痒,1-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,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。皮疹躯干部最多,头面部次之,四肢较少,手掌、足底更少。
易感人群
2-10岁的儿童为易感人群。
预防措施
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、最经济的预防措施。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,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。
专家简介
刘振英,本溪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主任、主任医师,辽宁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、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重症专业学组及血液学组组员、东北儿科发展联盟委员会委员、本溪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。本溪市自然学科青年学科带头人、曾获市科技进步奖二项。擅长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、消化道感染、泌尿道感染,小儿川崎病;儿童过敏、哮喘、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、癫痫、抽动症、矮小症等慢性疾病。
出诊时间:
周一、周三全天;周四、周五上午
出诊地点:
本溪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妇儿医院儿科专家门诊
上一篇: 科普在线丨眩晕,可能是耳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