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服务号

微信订阅号

关注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科普 >>健康促进

健康促进

健康科普丨警惕颌骨里的“隐形炸弹”——详解颌骨囊肿的隐匿危害与治疗时机

字号: + - 14

  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,发现患有颌骨囊肿的患者有递增的趋势,我曾在手术中取出过拳头大小的颌骨囊肿,也遇到过因拖延治疗导致半侧下颌骨被“掏空”的病例,还有患者拿着CT报告惊慌失措地问:“医生,我骨头里怎么长了个‘水泡’,不痛不痒需要治吗?”今天,我就来揭开这个“沉默杀手”的真面目。

6.jpg

一、颌骨囊肿:藏在骨头里的“水球”

  颌骨囊肿是发生在上下颌骨内的囊性病变,如同在致密骨壁中一个逐渐膨胀的“水球”。它并非真正肿瘤,但会持续挤压、吸收周围骨质,临床常见类型包括:

7.jpg

  病变部位:藏在骨头里的“水球”

  1.根尖囊肿(占60%以上):源自蛀牙或外伤导致的牙髓坏死,感染向牙根尖扩散形成囊腔。

  2.含牙囊肿:包裹着未萌出牙齿(如阻生智齿)的囊肿,青少年高发。

  3.角化囊肿:具有侵袭性,易复发,需警惕癌变倾向。

  核心特征:早期生长缓慢、症状隐蔽,多数患者因颌骨膨隆、牙齿松动或拍片偶然发现。

二、这些信号可能是颌骨囊肿的求救警报

  面部轮廓改变:

  下颌角或上颌窦区出现无痛性膨隆,触摸有“乒乓球样”弹性感;严重者出现面部不对称,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(咬硬物时突然骨裂)。

  牙齿异常:

  1.牙齿松动移位:囊肿压迫导致邻牙“漂浮”;

  2.牙髓坏死:根尖囊肿对应的牙齿常为死髓牙(冷热无反应);

  3.阻生牙伴随肿胀:含牙囊肿区域牙龈反复肿痛;

  4.继发感染:囊肿合并感染时,出现剧烈疼痛、流脓、张口受限。上颌囊肿可能引发鼻塞、流涕,与鼻窦炎症状相似。

  影像学检查

  X线片:显示圆形/椭圆形低密度阴影,边缘光滑;

  CBCT(三维CT): 精确定位囊肿范围与重要结构(如下颌神经管)的关系。

三、拖延治疗的三大后果

  1.“蚀骨之患”:囊肿持续扩大可导致颌骨大面积破坏,严重者需切除病变骨段并用钛板重建。

  2.感染扩散: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、骨髓炎,甚至危及生命。

  3.功能丧失:损伤神经导致下唇麻木,破坏牙槽骨影响种植或镶牙。

四、治疗关键:早发现、早干预

8.jpg

  1.手术治疗为主

  刮治术:彻底清除囊壁,小囊肿也可即刻植入骨粉促进愈合。

  开窗减压术:针对巨大囊肿,先引流减压缩小囊腔,二期再行刮治。

  截骨术:极少数侵袭性病变需切除部分颌骨。

  2.术后维护要点

  定期复查CBCT:术后1年每3个月一次;保持口腔卫生,控制牙源性感染;戒烟戒酒,避免骨质修复不良。

五、老百姓常见误区与真相

  误区1:骨头里长囊肿肯定要切骨头

  真相:90%以上颌骨囊肿可通过微创刮治保留颌骨完整性,术后配合骨移植即可恢复骨量。

  误区2:不痛不肿就不用管

  真相:囊肿在无症状阶段仍会悄无声息破坏骨质,如同“白蚁蛀梁”,等到疼痛时往往已严重损毁。

  误区3:做完手术脸会塌陷

  真相:现代骨增量技术可同步修复骨缺损,配合钛网、胶原膜等材料,能最大限度维持面部外形。

六、预防与筛查建议

9.jpg

  1.源头防控:及时治疗蛀牙、残根、阻生智齿等牙源性疾病;

  2.定期检查:每年口腔全景片检查,必要时可升级为CBCT;

  3.警惕异常:发现颌骨膨隆、牙齿异常松动,立即就医;

  4.特殊人群:角化囊肿患者需终身随访,直系亲属建议筛查。

10.jpg

  颌骨囊肿不是绝症,但却是典型的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。请记住:颌骨里的“水泡”不会自愈,只会默默生长,为了保持健康咀嚼与灿烂笑容,一旦发现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。

专家简介

11.jpg

  李宏斌本溪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、主任医师,中国医大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,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理事会理事、省口腔颌面外科及省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本溪医学会口腔专科分会主任委员,市口腔质控中心主任,市自然科学口腔医学学科带头人。对口腔颌面部各类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擅长口腔种植修复,阻生齿及复杂牙微创拔除,颌面及头颈良恶性肿瘤切除、颈淋巴清扫,头面软组织缺损局部皮瓣及带蒂皮瓣转移修复,血管瘤淋巴管瘤注射疗法、颌骨囊肿切除及开窗减压治疗等。尤其在种植技术方面,擅长单颗牙及多颗牙的常规种植,全口牙缺失的种植修复设计和种植体植入手术,上颌窦底提升、引导骨再生、骨劈开、美学区种植、即刻种植技术等。

  出诊时间:周一

  出诊地点:门诊楼七楼高医门诊

  (出诊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