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专题
世界睡眠日丨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
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,今年世界睡眠日以“健康睡眠,优先之选”为主题,呼吁用科学重塑认知革命。
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社会,失眠问题愈发严重。2024年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调查了超一万名大学生、上班族和退休职工的睡眠数据,其中59%的人存在失眠症状,完全没有睡眠障碍的人仅仅只有19%,数据显示70后人群睡眠问题主要为夜间易醒,00后人群睡眠障碍主要为入睡困难。睡眠可不只是简单的休息,对身体调节和情绪恢复也极为关键。趁着世界睡眠日,咱们一起来好好探索下睡眠,学会健康睡眠。
啥样的睡眠,才算健康?
睡眠时长:成人保持6—8小时睡眠,老年人可适当延长到8小时以上,儿童则需要8—10小时。
失眠判断:躺下超30分钟睡不着、夜间频繁醒来难再入睡、比预期早醒且无法继续睡、睡眠质量差,符合这些情况,可能就是失眠了。
长期睡眠不好,危害可不少
心理层面:情绪变得不稳定,容易暴躁、发怒,还可能陷入焦虑、抑郁;认知功能下降,注意力没法集中,自我评价降低,自信心不足。
生理影响:免疫功能被削弱,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,代谢紊乱、激素失衡,神经系统也会受损。
有一种”打鼾“,很伤害健康
打呼噜在医学上分为“单纯打鼾”和“睡眠呼吸暂停”。单纯鼾症目前研究认为对身体没损害,但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”就不一样了,这是一种睡眠疾病,症状有睡眠中打鼾伴呼吸暂停、日间嗜睡、非恢复性睡眠、疲劳及失眠等。它可不只是打鼾问题,还和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、糖尿病、肥胖等全身性疾病紧密相关。
高危人群包括大于40岁的成年人、肥胖超重人群、2型糖尿病患者、心血管疾病患者、男性及绝经后女性、有家族史的人。治疗需经多导睡眠图监测(PSG)明确诊断、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,再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。
想要好睡眠,这些方法快收藏
养成良好睡眠习惯:固定入睡时间,适当锻炼,睡前少用电子设备。
打造舒适睡眠环境:舒适床铺、安静环境、微弱光线。
调整日常饮食习惯:避免咖啡、酒精等刺激物,晚餐别吃太晚、太多。长期有睡眠障碍者建议用助眠药物或咨询专业医生。
睡眠是维系生命的基本需求,关乎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。让我们一起关注睡眠问题,改善睡眠质量,营造良好睡眠环境,拥抱美好夜晚,为健康充电,让健康从好睡眠开始!
参考文献:
1.《中国成人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疗指南2024版》
2.《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