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服务号

微信订阅号

关注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党委工作 >>医院文化 >>医患情深

医患情深

人文视角丨病房里开启别样的生命旅程

字号: + - 14

  “以前,我们总觉得医院是个冰冷的地方,充斥着消毒水味和病痛的呻吟。但这次陪同母亲在中心医院呼吸科住院,让我不仅治好了病,还享受到了呼吸科VIP般的待遇。以后看病,还得来中心医院。这里的技术和服务太出色了,让我们对医院有了全新的认识。真心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,每一位都那么好,都有点舍不得出院了……”孙奶奶的女儿如是说。

1.jpg

  阳光轻柔地洒在医院办公楼门口,87岁的孙奶奶坐在女儿推着的轮椅上,精神矍铄,与入院时疲惫不堪的模样判若两人。孙奶奶特意联系文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,执意要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表达最诚挚的感谢,感激他们这些日子的悉心诊治与温暖关怀。

  回想起这段住院经历,孙奶奶不禁红了眼眶,感慨万千。多年来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如恶魔般紧紧纠缠着她。入院前,咳嗽咳痰、呼吸困难的症状愈发严重,二十余载的病痛折磨,不仅让孙奶奶的身体千疮百孔,更让她的精神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。然而,当她踏入本溪市中心医院的那一刻,生命的旅程迎来了转机。

2.jpg

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班护士李翀宇,一眼便注意到孙奶奶沉重的步伐和疲惫的神情。李翀宇像一阵春风,迅速来到孙奶奶身边,轻轻搀扶着孙奶奶坐在护士站的椅子上,一边有条不紊地办理入院手续,一边耐心地为孙奶奶和家属介绍病房注意事项,用温暖的话语安抚着她们紧张的情绪。办理好手续后,李翀宇又小心翼翼地搀扶孙奶奶到病房,贴心地帮她躺好,安顿好行李。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,如同一束光,瞬间驱散了孙奶奶和家属心中的阴霾。

3.jpg

  主治医生牛继发从孙奶奶入院的那一刻起,便认真倾听她和家属的叙述,对每一个疑问都给予详细解答,并迅速完善相关检查。经诊断,孙奶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、慢性呼吸衰竭。牛继发医生及时结合孙奶奶的身体状况,与耿秀娟主任共同商讨,为孙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,及时给予氧疗、抗感染、雾化吸入、化痰等对症治疗。耿秀娟主任和牛继发医生每日都会来到孙奶奶床边,询问她的身体状况,即便周末休息,也不忘到医院探望。

  耿秀娟主任对孙奶奶的病情更是了如指掌,家属随时能在办公室找到她。她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情,让家属心中倍感踏实,就像一位贴心的家人在身边。

4.jpg

  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,责任护士奚彦雪始终如亲人般陪伴在孙奶奶身旁。吸氧时,奚彦雪将氧气为孙奶奶连接好,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;雾化时,面对孙奶奶和家属的疑惑,她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和示范,直至她们完全明白;输液时,她凭借精湛的技术,每次都能一针见血,最大程度减轻孙奶奶的痛苦。面对听力欠佳的孙奶奶,奚彦雪不曾有一丝不耐烦,总是微笑着、大声地回应孙奶奶的每一个问题,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。

  护士长刘艳每日查房时,都会仔细检查孙奶奶的吸氧设备,确保床档安全,主动询问孙奶奶的需求,关注其饮食情况,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。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,却让孙奶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。

5.jpg

  出院前,孙奶奶和女儿来到护士站激动地说:“短短几年,医院的变化真是太快了,无论是医术还是护理服务,都让人无比放心,这是我们这次住院的体会。在这次住院过程中,深切感受到中心医院的亲切与体贴。”

  这段充满爱与关怀的就医旅程,不仅是孙奶奶康复的见证,更是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领域卓越成就的体现,是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认可,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医护人员,医学绝非单纯的技术较量,更是心与心的交流,爱与爱的传递。

  编者感悟

  在医院的病房里,每分每秒都上演着生命的故事。中心医院里,让我们看到了“中心医疗的温度”,它不仅仅是冰冷的仪器和复杂的手术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。慢性病给患者带来的往往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,而患者和家属在医院得到的,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治疗,更是心灵的慰藉。在这里,医护人员用爱与责任,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如同家一般的康复环境,用爱与责任为患者筑起健康的防线,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