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服务号

微信订阅号

关注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科普 >>健康管理

健康管理

健康管理丨苦夏来袭,中医教你按体质喝对养生饮

字号: + - 14

  “苦夏” 一词最早见于中医典籍, 苦夏并非疾病,而是因高温高湿环境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失调: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低热(37℃-37.4℃),大量出汗打破电解质平衡,加上暑湿邪气困阻脾胃,最终引发食欲骤减、乏力倦怠、体重下降的连锁反应。中医认为,脾胃虚弱者最易中招。这类人平时消化功能较弱,遇上暑湿围攻,脾胃运化能力雪上加霜,形成“不想吃→能量不足→更虚弱”的恶性循环。

一、酸梅汤爆火背后:并非人人皆宜

  近日酸梅汤意外走红,其经典配方——乌梅+山楂+陈皮+甘草,确有生津止渴、消食解腻之功。但生活中不少患者跟风饮用后反增不适,究其根源,在于体质错配:

  酸梅汤适合人群

  阴虚内热者:手脚心发热、口干舌燥时,酸梅汤可收敛汗液、护阴津

  暑热耗气者:汗多神疲时补充电解质

  禁忌人群(饮之反伤身)

  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:乌梅山楂刺激胃酸,加重反酸烧心

  寒湿体质者:饮用后易腹泻便溏

  糖尿病患者:冰糖熬制升糖快

  儿童:胃黏膜脆弱,酸蚀易致溃疡

  关键提醒

  冰镇酸梅汤虽爽口,却会锁住暑湿。中医强调“暑当发汗”,冷藏饮品抑制排汗,反使邪气内滞。

二、养生茶选择指南:根据体质定茶方

  1. 湿热体质——脸油口苦、舌苔黄腻

  推荐茶饮:薏仁红豆茶(炒薏米15g+赤小豆10g煮水)

  作用:利湿健脾,化解黏滞感

  慎选:温补类红茶,易助火生痰

  2.气虚体质——气短懒言、动则汗出

  推荐茶饮:黄芪枸杞茶(黄芪5片+枸杞10粒焖泡)

  作用:补气固表,缓解夏季气随汗泄

  慎选:寒凉绿茶,恐伤脾胃阳气

  3.阴虚体质——五心烦热、皮肤干燥

  推荐茶饮:枸杞菊花茶(菊花5朵+枸杞15粒)

  作用:滋阴降火,对抗夏季灼津

  慎选:辛温燥湿茶,加重口干便秘

  4.痰湿体质——体胖苔腻、口黏乏渴

  推荐茶饮:荷叶陈皮茶(荷叶5g+陈皮3g沸水冲泡)

  作用:化痰浊、醒脾胃

  慎选:滋腻的甜品奶茶,助湿生痰

三、苦夏调养三法:从防到治

  1.饮食做减法:减少肥甘厚味,每餐七分饱。晨起喝小米山药粥护胃气,午后食绿豆冬瓜汤清暑湿。

  2.运动讲时机:避开9-16点高温时段,选清晨或傍晚做缓慢伸展运动,如八段锦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。

  3.情志宜清静:中午小憩30分钟养心阴,避免烦躁动火。

  4.按摩经络穴位,辅助调理:借助中医经络穴位按摩,可缓解苦夏不适。

  按摩内关穴(腕横纹上三指,两筋之间),宁心安神,改善心烦、心悸;

  按摩足三里穴(外膝眼下四指),健脾和胃,增强脾胃功能,缓解食欲不振、腹胀。

  每日按摩这些穴位,每次3-5分钟,以酸胀为度,通过刺激经络,调节脏腑功能,辅助应对苦夏烦恼,让身体更舒适。

四、特别警示:这三类人慎饮凉茶

  1.阳虚白领:空调房久坐阳气不足,凉茶加重虚寒;

  2.苦夏患者:脾胃本弱,苦寒茶饮雪上加霜;

  3.老人儿童:阳气未充或已衰,消化耐受差

  中医箴言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夏季护脾胃就是护生命之本。养生饮品如同钥匙,匹配体质才能开启健康之门。感受夏日的生机与活力,把苦夏过成“养夏”,收获健康与舒适。

  参考文献:黄帝内经、中医养生、中医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