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服务号

微信订阅号

关注微信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科普 >>名医讲堂

名医讲堂

专家讲科普丨如何预防糖尿病足?

字号: + - 14

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,饮食结构的改变、运动量的减少,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。糖尿病足如同一个潜伏的“定时炸弹”,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。数据显示,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高达15%,这意味着每6位糖尿病患者就可能有1人遭遇足部病变;其中约20%会因严重感染或缺血面临截肢的残酷结局。这些数字并非冰冷的统计,而是在提醒我们,糖尿病足的防治,刻不容缓,尤为重要。

  糖尿病足是咋得的?

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,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,在此基础上,足部一旦出现外伤、感染等情况,就极易引发糖尿病足。简单来说,高血糖就像一个“隐形杀手”,长期侵蚀着神经和血管,使神经变得迟钝,感觉不灵敏,血管也变得狭窄甚至堵塞,导致足部的血液供应不足。这样一来,足部受伤后,不仅难以察觉,而且伤口愈合也变得极为困难,一旦感染,就如同星星之火,迅速蔓延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,让患者失去行走的能力。

  脚又没破,咋能是糖尿病足?

  这是很多糖尿病足患者的一大误区!其实,等到糖尿病足有破口了,就已经比较严重了。

  糖尿病足的表现有哪些?

  1.神经病变症状:患者可能会感到足部麻木、刺痛,像有蚂蚁在脚上爬,或者对冷热、疼痛的感觉变得迟钝。还有足部的死皮增多,也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。

  2.血管病变症状:脚和腿发凉、疼痛,尤其是晚上疼痛更重,甚至影响睡眠。还有的患者走一段路后,下肢会出现疼痛,休息一会儿能缓解,继续行走又会疼痛,这就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,都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典型表现。

  3.溃疡与感染症状:初期可能只是一个小水泡、小伤口,若不及时处理,很快就会溃烂、化脓,这就是多数人认为的糖尿病足,但这时患者的糖足就已经比较重了,需要及时到医院救治,否则极有可能病情进一步加重。

  平时怎么预防糖尿病足?

  1.控制血糖:这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。一般来说,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mmol/L左右,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/L 左右。只有血糖平稳了,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。

  2.足部清洁与检查:每天用温水(水温不超过40℃)洗脚,轻轻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间。洗完脚后,仔细检查足部有无水泡、伤口、红肿等异常情况,若发现问题,及时就医。

  3.选择合适鞋袜:鞋子要选择宽松、透气、舒适,鞋头宽敞,避免挤压脚趾。袜子选纯棉、透气性好的,不要穿太紧的袜子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
  4.避免足部受伤:糖尿病患者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双脚。不要赤脚走路,指甲不要剪得太短,冬天注意足部保暖,另外更要注意不要烫伤。

  5.适度运动: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,进行适量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。但要避免过度运动,防止足部受伤。

  希望所有的糖友们都能够重视起糖尿病足的预防,不要让病情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才来就诊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守护足部健康,远离糖尿病足的威胁。

专家简介

8.jpg

  钟声,本溪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金山医院综合外科主任医师。辽宁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学分会委员、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材料临床应用分会委员。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,曾到北京积水潭医院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进修学习。致力于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,擅长糖尿病足、压力性损伤(压疮)、血管性(动脉、静脉)溃疡、痛风石创面、创烧伤后残余创面等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。

  出诊时间和地点:

  周四上午:主院区门诊楼六楼高医门诊

  周一、周二、周三、周五白天:金山院区3号楼3楼综合外科病区

  (出诊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)

  参考文献:

  1.李恭驰,王知,李炳辉(译),李秋,许樟容(审校).糖尿病相关的足溃疡预防指南(2023年更新版)——《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:糖尿病相关的足病预防与管理指南(2023)》的一部分[J].感染、炎症、修复,2024,25(1):14-32

  2.谷涌泉.糖尿病足诊断与治疗(M)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6